现在提到海南最著名的旅游地区很多人肯定会说是三亚,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,其实文昌也是不差的,但是就总是被三亚压一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文昌方面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迎头赶上呢?或许下面文昌的做法可以翻身。
1.南海妈祖世界和平岛
将于2020年建成南海妈祖世界和平岛投资约300亿元,拟建设106米四面南海妈祖神像、妈祖和平广场、宫殿群、妈祖文化博物馆、百家寻根广场、平安庄园、和平庄园、水上飞机俱乐部及水上飞机码头、游艇俱乐部及国际邮轮游艇码头、深海垂钓会所、潜水俱乐部、妈祖游乐园、海洋馆、婚庆一条街、饮食商业街、酒吧街、星级酒店群、分布式能源、观景平台、跨海大桥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。
2.毗邻航天发射中心
2016年6月25日起,长征7号、长征5号、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。未来,这里将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、大质量极轨卫星、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。
截止2025年,文昌航天发射场每年将吸引游客300万人次。在鲁能·山海天最美观测地,与300多万人共同见证祖国骄傲,还能再震撼一点吗?
3.BBC主题公园落户文昌
2017年5月19日,鲁能集团与BBC World在北京鲁能中心召开方案汇报会,共同探讨并通过了BBC Earth、Top Gear两大主题公园的概念设计方案,预示着BBC主题公园将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。
BBC主题公园预计2020年开业运营,建成后每年将吸引海内外游客500万人次,未来,BBC主题公园将成为全球最令人瞩目的娱乐目的地。
4.亚洲缤纷水上主题乐园
亚洲缤纷水上主题乐园以郑和下西洋和宝船为景观题材,再现郑和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探险之旅。轻松惬意的休闲卡巴纳、其乐融融的亲子戏水区......将为您带来难忘刺激的水上游玩体验。
5.“海澄文”一体化省会经济圈
“海澄文”一体化省会经济圈将以海口为核心,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,构建陆海空一体化互联互通的“路网”,全面提升三地的城乡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,未来将创造全省经济总量的50%、旅游总量的25%。
6.铺前大桥建成通车
铺前大桥是海南“一桥四路”的关键工程,更是“海澄文”一体化的战略性工程,大桥通车后“海澄文”三地将突破地域隔阂,实现抱团发展。目前大桥主墩已完成桩基、承台、塔座施工,预计2018年底建成通车,文昌铺前至海口的距离将从原来的90分钟缩短到30分钟。
7.文铜公路改造工程
文城至铜鼓岭公路改建工程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基础配套工程,全长31公里,预计6月底验收并实现通车,建成后文城至铜鼓岭的车程将缩短至原来的一半,大大提升交通道路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。
8.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
2017年5月11日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院士一行召开合作洽谈会,并就合作机制、专业设置及盈利模式等前期工作进行了洽谈。未来,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世界一流的医疗服务!
9.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文昌学校
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文昌学校位于航天大道北辅道旁,项目一期占地220.18亩,将建成能容纳945名初中生和1350名小学生的现代化九年一贯制学校。学校预计今年开始招生。
10.巴西体育中心中国基地
巴西体育中心中国基地一期占地150亩,包括6个国际标准的天然草坪足球场和1个1100平米的室内运动场馆。2017年底已正式运营。
11.最稀缺的原生生态链——铜鼓岭
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是海南难得的原生生态链,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10000/cm³,每一次呼吸都是心肺SPA。这里生活着20多种兽类、60多种鸟类,还有猕猴、海南兔、褐翅鸦鹃、原鸡和海龟等8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动物,植物品种多达900余种。这里是小朋友亲近大自然的最好去处。
12.地球之肾——红树林湿地
湿地被称为“地球之肾”,宝翎河红树林湿地公园是我国唯一集高山、海洋、湿地于一体的湿地公园,项目分三期建设,规划建设游艇、骑行车道等交通设施,以及生态水屋、趣味空中走廊等休闲配套,建成后将恢复红树林湿地2400多亩。
13最富饶的宝藏——富饶绵长原生海岸线
文昌位于海南省东北部,海岸线长度约278.5公里,占全岛海岸线长度的1/7,在这片蔚蓝的海岸线上,生活着100多种珊瑚礁和400多种珊瑚礁鱼类。珊瑚礁和鱼类共同组成一个完善的珊瑚生态系统,使得海水呈现出七色海的瑰丽景致。
或许在将来,这些计划会逐一实现,不过文昌在进步的同时,三亚一定也是在进步的,所以希望在未来这两个地方能够成为我们海南的招牌旅游景点。